洗煤廠常用聚合氯化鋁來處理洗煤廢水,以下是其相關介紹:
作用原理
壓縮雙電層:洗煤廢水中的懸浮顆粒帶有負電荷,聚合氯化鋁溶解后會產(chǎn)生帶正電的離子,如鋁離子及其水解產(chǎn)物。這些正離子能夠與懸浮顆粒表面的負電荷相互作用,壓縮顆粒周圍的雙電層,使顆粒間的靜電斥力減小,從而促使顆粒相互靠近并凝聚。
吸附架橋:聚合氯化鋁水解后會形成各種多核羥基絡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這些物質(zhì)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能夠吸附在洗煤廢水中的懸浮顆粒表面,通過分子間的引力和化學鍵力,將多個顆粒連接在一起,形成較大的絮體,加速顆粒的沉降。
優(yōu)點
高效絮凝:能快速使洗煤廢水中的細小煤粉、泥砂等懸浮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絮體,沉淀速度快,可有效提高廢水的澄清度,使出水水質(zhì)達到回用或排放要求。
適應性強:對洗煤廢水的水質(zhì)、水量變化有較好的適應性,無論是高濃度還是低濃度的洗煤廢水,都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而且在不同的 pH 值范圍(一般為 6 - 9)內(nèi)都能發(fā)揮作用,無需對廢水的 pH 值進行大幅度調(diào)整。
操作簡便:投加方便,可通過計量泵等設備準確控制投加量,且聚合氯化鋁溶液穩(wěn)定性較好,不易變質(zhì),便于儲存和使用。
污泥量少:相比其他一些絮凝劑,聚合氯化鋁產(chǎn)生的污泥量相對較少,這有利于降低后續(xù)污泥處理的成本和難度。污泥的含水率較低,更易于脫水處理,減少了污泥處置過程中的占地面積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投加量確定
洗煤廠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在 50 - 200mg/L 之間,但實際投加量會因洗煤廢水的水質(zhì)、濃度、處理工藝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先進行實驗室小試,取一定量的洗煤廢水,分別加入不同用量的聚合氯化鋁溶液,攪拌均勻后觀察絮凝效果和沉淀情況,確定更好投加量。然后再進行生產(chǎn)性試驗,根據(jù)實際處理效果對投加量進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
注意事項
儲存條件:應儲存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倉庫內(nèi),避免受潮。如果受潮,聚合氯化鋁會發(fā)生結(jié)塊現(xiàn)象,影響其溶解性能和使用效果。
溶解操作:在溶解聚合氯化鋁時,應使用干凈的水,避免使用含有雜質(zhì)的廢水或污水。溶解過程中要進行充分攪拌,以加速藥劑的溶解,但攪拌速度不宜過快,以免破壞絮凝體的結(jié)構。
與其他藥劑配合使用:在洗煤廢水處理中,有時需要與其他藥劑如聚丙烯酰胺等配合使用,以提高處理效果。此時要注意藥劑的投加順序和間隔時間,一般先投加聚合氯化鋁,待其與廢水充分混合反應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