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聚合氯化鋁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實驗室化學分析法
氧化鋁含量測定:采用絡合滴定法。先將聚合氯化鋁樣品溶解在一定量的鹽酸溶液中,使其完全解離出鋁離子。然后加入過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溶液,鋁離子與 EDTA 形成穩(wěn)定的絡合物。再用鋅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 EDTA,根據(jù)消耗的鋅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出樣品中氧化鋁的含量。該方法準確度高,但操作相對復雜,需要專業(yè)的實驗設備和技術人員。
鹽基度測定:鹽基度是聚合氯化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與聚合氯化鋁的絮凝效果密切相關。測定方法是先稱取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鋁樣品,加入適量的鹽酸溶液使其溶解,然后以氟化鉀溶液掩蔽鋁離子,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通過計算得出鹽基度。計算公式為:鹽基度(%)=(n - m)/3n×,其中 n 為樣品中總鋁的物質的量,m 為樣品中鹽酸的物質的量。
儀器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將聚合氯化鋁樣品經過消解處理后,導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在特定的波長下,鋁原子對空心陰極燈發(fā)射的特征譜線產生吸收,根據(jù)吸收程度與樣品中鋁元素的濃度成正比的關系,通過與標準曲線對比,可準確測定出樣品中的鋁含量,進而換算出聚合氯化鋁的含量。該方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優(yōu)點,但儀器價格昂貴,且需要專業(yè)人員操作。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 - OES):將樣品制成溶液后,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使樣品中的鋁元素激發(fā)發(fā)射出特征光譜,根據(jù)光譜的強度來確定鋁元素的含量。這種方法可以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能檢測出聚合氯化鋁中的雜質元素,但儀器設備更為復雜,成本也更高。
簡易快速檢測法
比色法:利用聚合氯化鋁與特定試劑反應生成有顏色的絡合物,通過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比色卡或標準溶液進行顏色對比,來估算聚合氯化鋁的含量。例如,在酸性條件下,聚合氯化鋁與鋁試劑反應生成紅色絡合物,將樣品溶液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若樣品溶液顏色與某一標準溶液顏色相近,則可認為樣品中聚合氯化鋁含量與該標準溶液濃度相近。這種方法簡單快速,但準確度相對較低,適用于現(xiàn)場快速檢測或對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密度法:聚合氯化鋁的密度與其含量有一定的關系。通過測量聚合氯化鋁溶液的密度,并與已知含量的標準溶液密度進行對比,可大致判斷其含量。一般含量越高,溶液密度越大。但該方法受溫度、雜質等因素影響較大,只能作為一種初步的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