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水處理藥劑是在生物處理污水過程中使用的一類藥劑,主要用于改善微生物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處理效果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生物水處理藥劑:
微生物營養(yǎng)劑作用:為微生物提供生長和代謝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如碳源、氮源、磷源及各種微量元素。在污水中營養(yǎng)物質比例失調時,補充適量的營養(yǎng)劑可以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增強其對污染物的分解能力,提高生物處理效果。
舉例:碳源可選用葡萄糖、淀粉等;氮源常使用尿素、硫酸銨等;磷源一般有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鈉等。此外,還會添加含有鐵、鋅、錳等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以滿足微生物的特殊需求。
微生物促生劑作用:刺激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其新陳代謝速率,增強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分解轉化能力,從而加快污水處理進程,提高處理效率。
舉例:一些含有維生素、氨基酸、輔酶等成分的制劑可作為微生物促生劑。例如,維生素 B 族可以參與微生物的多種代謝反應,輔酶能夠促進酶的活性,從而幫助微生物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生物酶制劑作用: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或 RNA。在生物水處理中,酶制劑可以特異性地催化某些化學反應,加速污染物的分解轉化。與傳統的化學催化劑相比,生物酶具有高效、專一、溫和的特點,能夠在較溫和的條件下發(fā)揮作用,減少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舉例:蛋白酶可用于分解污水中的蛋白質類有機物;脂肪酶能加速脂肪的水解;淀粉酶則有助于淀粉類物質的降解。通過添加相應的酶制劑,可以針對污水中特定的污染物進行高效處理。
絮凝劑作用:在生物處理的后續(xù)階段,用于促進微生物絮體的形成和沉淀,使處理后的水更容易實現固液分離,提高出水水質。此外,絮凝劑還可以通過吸附作用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
舉例:常見的有無機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有機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PAM)等。在生物處理中,會根據水質特點和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絮凝劑及其投加量,以達到絮凝沉淀效果。
消泡劑作用:在生物處理過程中,由于曝氣、微生物代謝等原因,容易產生大量泡沫。這些泡沫不僅會影響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還導致微生物流失、臭氣散發(fā)等問題。消泡劑能夠降低泡沫的表面張力,使泡沫破裂,從而消除泡沫。
舉例:常用的消泡劑有硅油類、聚醚類、脂肪酸及其酯類等。例如,硅油類消泡劑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和化學穩(wěn)定性,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發(fā)揮作用;聚醚類消泡劑則具有消泡速度快、抑泡時間長的特點。
這些生物水處理藥劑在不同的生物處理工藝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合理使用這些藥劑,可以提高生物處理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處理效率,實現污水的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