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聚合氯化鋁好不好,主要看以下幾個指標:
三氧化二鋁含量
含量高低的意義:三氧化二鋁是聚合氯化鋁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越高,說明產品的有效成分越多,在水處理等應用中的混凝效果越好。一般生活級水處理用聚合氯化鋁的三氧化二鋁質量分數要達30%以上,工業(yè)級水處理的則要達27%-29%.
對使用效果的影響:較高的三氧化二鋁含量能夠提供更多的鋁離子,鋁離子在水中可以通過水解和聚合反應,形成具有吸附和架橋作用的多核羥基配合物,從而更好地去除水中的懸浮顆粒、膠體物質以及部分溶解性有機物等,使水質得到更有效的凈化.
鹽基度
定義及范圍:鹽基度是衡量聚合氯化鋁中OH離子的指標,定義為聚合氯化鋁分子中OH與Al量的百分比,一般鹽基度要在40%-90%以內。鹽基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聚合氯化鋁的化學結構和性能.
對性能的影響:鹽基度越高,聚合氯化鋁的聚合度越大,分子鏈越長,其在水中的混凝效果和穩(wěn)定性會更好。在一定范圍內,隨著鹽基度的增加,產品對原水濁度、堿度等變化的適應性增強,形成的礬花更大、更密實,沉淀速度更快,從而提高了水處理效率。但鹽基度也并非越高越好,過高的鹽基度會導致產品的溶解性下降,甚至在水中出現凝膠現象,影響使用效果.
水不溶物含量
含量要求:水不溶物是指聚合氯化鋁產品中不能溶解于水的雜質成分。國家標準GB15892-2020規(guī)定,固體聚合氯化鋁的水不溶物含量不高于0.1%,液體聚合氯化鋁的水不溶物含量也不高于0.1%。水不溶物含量越低,說明產品的純度越高,質量越好.
過高的危害:如果水不溶物含量過高,在使用過程中會造成加藥管道的堵塞,影響加藥裝置的正常運轉,增加設備的維護成本和工作量。同時,水不溶物的存在還會影響聚合氯化鋁與水的充分混合和反應,降低混凝效果,使處理后的水質達不到預期的標準.
pH值
正常范圍及意義:聚合氯化鋁1%水溶液的pH值一般在3.5-5.0之間。pH值反映了溶液中游離OH?數量,它與聚合氯化鋁的水解程度和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也會影響其在水處理中的混凝效果.
對使用的影響:不同的水質和處理要求需要不同pH值的聚合氯化鋁產品。例如,在某些酸性較強的原水中,如果使用pH值過高的聚合氯化鋁,會導致水的pH值進一步升高,超出適宜的范圍,影響后續(xù)的水處理工藝和水質。而在一些對 pH 值變化敏感的水處理系統中,選擇合適 pH 值的聚合氯化鋁可以更好地控制處理后水的pH值,減少對水質的二次污染.
重金屬含量
常見限制指標:重金屬如砷(As)、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等的含量是衡量聚合氯化鋁產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標。按照國家標準,聚合氯化鋁中砷的質量分數應≤0.005%,鉛的質量分數應≤0.001%(飲用水級)或≤0.003%(非飲用水級),鎘的質量分數應≤0.002%,汞的質量分數應≤0.00001%,六價鉻的質量分數應≤0.005%.
超標危害及影響:重金屬在水中具有累積性和生物毒性,即使含量很低,也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危害。如果聚合氯化鋁用于飲用水處理,重金屬含量超標會直接影響飲用水的安全性;用于工業(yè)廢水處理時,也會導致處理后的水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影響受納水體的生態(tài)功能。因此,嚴格控制重金屬含量是保證聚合氯化鋁產品質量和使用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