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鋁(PAC)的使用濃度需根據(jù)水質(zhì)特性、處理工藝及目標效果綜合確定。以下是不同場景下的濃度建議及注意事項:
一、配置濃度
1. 固體 PAC 母液配置
推薦濃度:5%~10%(質(zhì)量體積比,即 5~10g PAC 溶于 100mL 水)。
操作步驟:先將水加熱至 40~50℃(加速溶解),緩慢加入 PAC 并持續(xù)攪拌 30 分鐘至完全溶解。
冷卻至室溫后使用,避免高溫導致 PAC 分解。
2. 液體 PAC 稀釋
推薦濃度:直接使用或稀釋至 1%~3%(根據(jù)原水濁度調(diào)整)。
注意:液體 PAC 儲存時需防止分層,使用前需搖勻。
二、投加濃度
1. 常規(guī)投加范圍
低濁度水(濁度<100 NTU):5~20 mg/L(以 Al?O?計)。
中濁度水(100~500 NTU):20~40 mg/L。
高濁度水(>500 NTU):40~80 mg/L。
工業(yè)廢水:需通過燒杯實驗確定,為 50~200 mg/L。
2. 特殊水質(zhì)調(diào)整
高 pH 廢水(>9):降低濃度至 5~15 mg/L,避免生成 Al (OH)?膠體。
低溫水(<10℃):提高濃度 10%~20%,增強絮凝活性。
高有機物廢水:配合氧化劑(如次氯酸鈉)預處理后,投加濃度可增加 30%。
三、影響濃度的關(guān)鍵因素
PAC 鹽基度
高鹽基度(B=60%~80%):適合低濁度水,投加濃度可降低 10%~20%。
低鹽基度(B=40%~60%):適合高濁度水,需提高濃度 15%~30%。
水質(zhì)特性
懸浮物粒徑:細小顆粒需更高濃度(如 50~80 mg/L)。
離子強度:高鹽度廢水需增加投加量 20%~50%。
工藝條件
快速混合階段:確保 PAC 濃度足夠(>0.1%)以快速水解。
絮凝階段:濃度過高會導致絮體破碎,需控制在 0.01%~0.05%。
四、注意事項
避免過量投加:超過 100 mg/L 導致膠體再穩(wěn)定,水體返渾。
溶解均勻性:未溶解的 PAC 顆粒會包裹污染物,需嚴格按配比溶解。
配伍性:與 PAM 復配時,PAC 濃度需降至 0.1% 以下再投加 PAM。
五、實驗室小試參考
配置梯度:按 5、10、20、30、40 mg/L 梯度投加,觀察絮凝效果。
更好濃度判定:選擇絮體粗大、沉降速度快且上清液較澄清的對應濃度。
若實際應用中水質(zhì)波動較大,建議在線監(jiān)測濁度并動態(tài)調(diào)整投加濃度。